生物骨骼形态的相似性是判断生物演化关系,建立古生物分类系统的重要依据。传统分支系统学分析基于形态特征矩阵,也可以基于新方法《几何形态测量学》,或者结合上述两种方法,但新方法鲜有应用;几何形态测量学分析需要结合三维立体图像;相较于传统的形态特征矩阵,几何形态测量学方法可以获取化石标本的三维空间信息本虚拟仿真教学实验计划运用定量的形态统计分析手段《几何形态测量学》,对化石进行三维立体建模、界标点标定、聚类分析等,建立物种间的分支系统学图谱。通过本实验使学生深入理解古生物系统分类的理论与方法。
门类化石是古生物学的最基础部分,但有些化石生物现在已经不复存在,或者个体太小不容易观察,都是平常学生学习会遇到的难点。利用虚拟仿真手段恢复它们的面貌,让学生直接观察,是这一部分的重要手段。古无脊椎脊椎动物门类以及古植物是古生物学的最基本部分,但其中已经绝灭以及微体化石等是学生较难理解的。本实验将通过各门类化石的形态复原,重点针对已绝灭类群、微体类群及其生活场景进行恢复,使学生能够亲眼"看"到他们的生活状态及环境,深入了解远古生物世界。